會員服務| 客服熱線:0527-83091818

雛菊的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

   2017-11-16 12307
核心提示:金秋九月,正是菊花開放的季節(jié),連成片的雛菊花各色斗艷,無疑成為秋季不可多得的美景。雛菊生氣盎然,具有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,深得意大利人的喜愛,因而推舉為國花。

金秋九月,正是菊花開放的季節(jié),連成片的雛菊花各色斗艷,無疑成為秋季不可多得的美景。雛菊生氣盎然,具有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,深得意大利人的喜愛,因而推舉為國花。
一、雛菊的生長習性
雛菊,又名馬頭蘭花、延命菊,春菊、太陽菊等。是菊科植物的一種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高10厘米左右。雛菊原產(chǎn)于歐洲,原種被視為叢生的雜草,開花期在春季。雛菊在能夠渡夏的寒冷地區(qū)可以進行分枝繁殖。
二、雛菊的形態(tài)特征
雛菊多年生或一年生葶狀草本,高10厘米左右。葉基生,草質(zhì),匙形,頂端圓鈍,基部漸狹成柄,上半部邊緣有疏鈍齒或波狀齒。頭狀花序單生,直徑2.5-3.5厘米,花葶被毛;總苞半球形或?qū)掔娦?;總苞片?層,稍不等長,長橢圓形,頂端鈍,外面被柔毛。舌狀花一層,雌性,舌片白色帶粉紅色,開展,全緣或有2-3齒,中央有多數(shù)兩性花,都結(jié)果實,筒狀,檐部長,有4-5裂片。瘦果扁,有邊脈,兩面無脈或有1脈。冠毛不存在或有連合成環(huán)且與花冠筒部或瘦果合生。
三、雛菊的品種分類
經(jīng)過多年的栽培與雜交選育,在花型、花期、花色和株高方面較野生型有了很大改進,已篩選出許多園藝品種,形成不同的系列品種群。國內(nèi)外常見的栽培品種群有:
哈巴內(nèi)拉系列:花瓣長,花徑長達6cm,花期初夏,白色、粉、紅色。
絨球系列:花重瓣花徑4cm,白色、粉色、紅色,具有褶皺花瓣。
羅加洛系列:花期早,花量大,半重瓣,紅色、玫瑰粉色、粉紅色、白色,花徑3cm。
塔索系列:花重瓣,具有褶皺花瓣,花徑6cm,粉色、白色、紅色。
四、雛菊的繁殖方法
 
雛菊可采用分株、扦插、嫁接、播種等多種方法。嫁接法和播種法,技術(shù)要求條件高,繁殖過程比較繁瑣,沒有高超的削切、嫁接技巧及良種的選擇、人工授粉等技術(shù),很難繁殖成功。這兩種繁殖方法,也只有需要大量育苗時,在苗圃中進行,家庭養(yǎng)菊,一般多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來進行繁殖。
1、種子繁殖
南方多在秋季8-9月份播種,也可春播,但往往夏季生長不良。北方多在春季播種,也可秋播,但在冬季花苗需移入溫室進行栽培管理。由于雛菊的種子比較小,通常采取撒播的方式。但播種苗往往不能保持母株的特征。播種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為基肥,并深翻細耙,做成平畦。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,上覆蓋細土厚0.5厘米左右,播種后覆蓋遮陽網(wǎng)并澆透水。播后保持溫度在28℃左右,在早春陰冷多雨時覆蓋塑料薄膜,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。澆水宜細噴,以防土壤表層板結(jié)。約10天后小苗出土,揭去遮陽網(wǎng)或塑料薄膜,在幼苗具2-3片時即可移栽到大田。菊花菜可直播,在中國南方2月即可播種,在北方寒冷地區(qū)于4月上旬方可播種,每畝用種量約0.2千克。
2、分株繁殖
由于實生苗變異較大,對于一些優(yōu)良品種可采用分株法繁殖,但生長勢不如實生苗,且結(jié)實差。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菊花菜挖出,露出根頸部,將已有根系的側(cè)芽連同老根切下,移植到大田中。分株繁殖在萌發(fā)新梢時進行較適宜。
3、扦插繁殖
在整個生長季節(jié)均可進行扦插繁殖,以4-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。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經(jīng)堆漚腐熟的有機肥。剪取具3-5個節(jié)位、長8-10厘米的枝條,摘除基部葉片,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/3-1/2。扦插后保持功床濕潤,忌澇漬,高溫季節(jié)需遮陰,而在溫度較低時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濕。一般15天后可移植到大田。
五、雛菊的養(yǎng)殖注意事項
1、最佳繁殖時間:雛菊在南方多在秋季8~9月份播種,也可春播。北方多在春季播種,也可秋播。
2、最佳生長土壤:雛菊對栽培地土壤要求不嚴格。
3、生長濕度要求:雛菊播種后保持80~90%的濕度。
4、最佳生長溫度:雛菊種子發(fā)芽適溫22~28℃,生育適溫20~25℃。
5、最佳生長光照:雛菊喜光,又耐半陰。
6、水肥管理
雛菊喜肥沃土壤,單靠其介質(zhì)中的基肥是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的。所以每隔7-10天追一次肥,可用花卉肥,也可用復合肥進行點施或溶于水澆灌,濃度在200-250ppm。但復合肥點施不如澆灌見效快。所以有條件的可用水溶性花卉肥交替使用。但在冬天應減少花卉肥的用肥量,在澆水肥前應讓介質(zhì)稍干,濕潤但不能潮濕。因其是基葉簇生,如不通風,基部葉片很容易腐爛,感染病菌。生長季節(jié)給予充足的水肥,長得既茂盛又可延長花期。

六、雛菊的種植與養(yǎng)護


1. 8月底-9月初于盆栽苗床上進行下種。
2. 雛菊播種后,不能暴曬于陽光下,宜簾布遮蔭,不可用透明薄膜進行覆蓋。
3. 當雛菊的幼苗長出時,就將簾布撤掉。
4. 盆土中長出兩三片葉子時開始分植,雛菊裸根,不帶宿土,盆土濕潤,澆水適當,當盆土變得干燥,簾布遮蔭2-3天后,便可適當澆水。
5. 兩天后松土,翻土。長出后防止葉莖徒長。盆內(nèi)施加適量肥料。來年株形矮壯,抗逆性強,花大豐滿色艷。
6. 雛菊耐寒冷,但怕風干及冰霜。根據(jù)天氣的情況以及花苗的長勢來確定鋪席的厚度,可以有效控制它的花期和花苗的徒長。
7. 待過秋季的一兩次移植,春季可在在花的時候直接定植到花壇中。秋季未經(jīng)過移植的,春季便可在加足基肥的盆土中養(yǎng)護成型。。
8. 定植的時候?qū)⒏~肥作為底肥使用。定植后,每隔1周左右進行一次澆水。
9. 雛菊對施肥的要求不高,所以不必過勤施肥,每隔2-3個星期施一次稀薄的肥料,每月中耕1次,2月開花后便可停止施肥。

七、雛菊不同階段的栽培要點
1、雛菊播種階段
需要特別注意對光照的控制,即使在夏季也要十分注意。
雛菊播種時無需覆土,但光照也不能夠太強,需要適當遮陰,可以用蛭石薄薄覆蓋一層;發(fā)芽溫度需保持在18℃;基質(zhì)濕度保持在80%至90%之間,空氣相對濕度則要求100%;pH值應在5.5至6.2之間,期間不需要施肥。
七八月份,溫室環(huán)境多處于高溫高濕的狀態(tài),需要利用遮陰網(wǎng)、風扇、濕簾等設施通風降溫。
2、植株長出真葉階段
空氣濕度應當降低,以防基質(zhì)過度濕潤,澆水間隔中應讓基質(zhì)有一個干透的過程。當苗長有2至3對真葉、根系發(fā)育完成的時候,即可進行煉苗。
3、煉苗階段注意事項
水分控制特別重要,否則極易出現(xiàn)種苗徒長的現(xiàn)象。為了避免徒長,首先要保證充足的光照,在不高于5萬勒克斯的前提下,越強越好,要確保不低于1萬勒克斯。同時,還要加強通風,控制溫度和濕度,并使用生長調(diào)節(jié)劑來抑制徒長。
4、移植上盆注意事項
盆器多選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(yǎng)缽或花盆,基質(zhì)要求疏松、排水透氣性好,含有鐵螯合物和微量營養(yǎng)元素,黏土含量要求在15%至30%之間,pH值為5.5至6.2,EC值為0.5至0.75。雛菊上盆后,光照更應充足,冬季至少保證5萬至10萬勒克斯。在成品花生產(chǎn)過程中,每周追肥一次即可。
八、雛菊的修剪技術(shù)
(1)重剪對于花開在一年生枝條上的盆花,用于修剪的刀或剪要鋒利,使剪口平滑,以防枝條破裂。為了防止剪口往下腐爛,可用蠟涂抹剪口。修剪時要注意選留向外側(cè)生長的芽眼,以利枝條均勻外展,使植株造型美觀,也有利于通風透光。
(2)中剪對于須經(jīng)過適當短截才能開好花的盆花,如蠟梅、石榴、金橘等可進行中剪。且要疏、截并重,對已開過花的一年生枝條,在莖部留2個至3個芽短剪,促使抽發(fā)側(cè)枝,并疏去徒長枝、交叉枝和病害枝。
(3)輕剪對于花開在二年生枝條上的盆花,進行輕剪。只要剪去多余的側(cè)枝、病殘枝和頂稍即可。在修剪時,可進行人工整形。根據(jù)個人愛好和植株生長的實際情況,可修整成傘型、寶塔形等。
(4)摘心對那些草本盆花進行摘心、打頭?;ㄖx后要及時剪去殘花。早春發(fā)芽前不要修剪,須在花后1、2周進行輕剪,促進萌發(fā)新梢。

九、雛菊的病蟲害防治技術(shù)

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葉枯病、苗期猝倒病、灰霉病、褐斑病、炭疽病、霜霉病(可用百菌清800-1000倍,1000-1500倍進行防治);蟲害有菊天牛、棉蚜、啟超、地老虎、大青葉蟬、蚜蟲等。

十、雛菊的價值功效
雛菊又叫干菊、白菊,藥用價值非常高。雛菊的葉為匙形叢生呈蓮座狀,密集矮生,顏色碧翠。從葉間抽出花葶,葶一花,錯落排列,外觀古樸,花朵嬌小玲瓏,色彩和諧。從葉間抽出花葶,葶一花,錯落排列,外觀古樸,花朵嬌小玲瓏,色彩和諧。早春開花,生氣盎然,具有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。
十一、雛菊的花語
00E58PICNd9_1024
雛菊花語繁多,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暗戀、快樂和離別。自古以來,人們常常以雛菊花瓣來占卜愛情,雛菊也代表著純潔以及天真爛漫。最重要的一種就是:暗戀你,那,你愛不愛我。

 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
 
更多>同類園林知識
推薦圖文
推薦園林知識
點擊排行